函三楼书法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申请注册(需审核)
搜索
查看: 7595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004.11试笔临《张迁》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7-13 09:56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此是潘老师2004年的临作

小沈囡囡前寄一支“玉兰蕊”请试用。打开以节临《张迁》为一条幅,此发来以应有些网友想看我临《张迁》的要求。我已多年不临《张迁》,此番重写,如对故人。

至于那支“玉兰蕊”,我觉得属中档笔,尚可用,聚锋可以,而腰腹部若稍稍瘦身或能更为得力。

“大小二篆生八分”,汉隶字体自篆书来,笔法亦承篆而来,以篆法为基本笔法,各碑有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发展变化。其中,《石门颂》基本为篆法,笔道圆浑紧收,而笔势甚畅,相对比较容易临写。《张

迁碑》比《石门颂》在笔法上变化多些,尤其是其“笔短意长”颇难到,为汉碑中较为难写好的一种。

线条厚薄,不在其粗细,对此,米芾早就明说过。要在圆浑,可于篆书取笔法。清人隶书,可以参考,而且初学不宜,范本还是要取汉碑。邓石如隶书不如篆书,我个人对它不看好。

作篆隶少用提按,指的是少用通过提按动作的办法来调锋,而不是在书写过程中笔不作提按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申请注册(需审核)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7-13 10:00:32 | 只看该作者
李跃林师兄做的与拓本反转图对比图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申请注册(需审核)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7-13 09:59:05 | 只看该作者
局部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申请注册(需审核)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7-13 09:58:17 | 只看该作者
局部。。。。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申请注册(需审核)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7-13 09:57:42 | 只看该作者
局部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申请注册(需审核)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函三楼书法论坛 ( 浙ICP备12023790号-1 )

GMT+8, 2025-5-4 22:30 , Processed in 0.059851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