函三楼书法论坛

标题: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宋、元、明中国书画珍品展-香港艺术馆 2012-11-30 - 2013-01-09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杨大眼    时间: 2012-11-14 09:43
标题: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宋、元、明中国书画珍品展-香港艺术馆 2012-11-30 - 2013-01-09
本帖最后由 杨大眼 于 2013-1-7 10:43 编辑

另一个不可不看的重量级展览。原文链接在此:  http://www.mask9.com/node/70752

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宋、元、明中国书画珍品展-香港艺术馆展览时间:2012年11月30日-2013年1月9日
展览场馆:香港艺术馆-中国书画展览厅(四楼)

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历史深远,自唐、宋以来,日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爱好,促使彼邦人士数百年来积极搜求中国的“舶来品”,故日本公私收藏的古代中国书画文物,令人叹为观止。
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古代中国书画,主要是由阿部房次郎(1868-1937)家族捐赠。阿部房次郎是20世纪初日本的纺织业钜子,他深受当时关西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(1866-1934)及长尾雨山(1864-1942)的影响,从日本和中国搜购书画。1943年阿部家族遵照他的遗愿,将家藏捐赠给美术馆,当中包括被列为“重要文化财”的(传)王维(701-761)的《伏生授经图》、金朝宫素然(活跃于12世纪)的《明妃出塞图》、明代董其昌(1555-1636)的《盘谷序书画合璧》。
是次展览将展出38件该馆收藏的宋、元、明三朝书画精品,除上述3件重点展品外,还有北宋燕文贵(活跃于10世纪晚期至11世纪初)的《江山楼观图》、南宋米友仁(1074-1151)的《远岫晴云图》、元代龚开(1222-约1307)的《骏骨图(瘦马图)》、郑思肖(1239-1316)的《墨兰图》、明代文嘉(1501-1583)的《琵琶行图》等。此次展览亦试图重新探索日本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想像,以呈现千来年中日文化的关系。

展览主办:康乐及文化事务署
展览协办:大阪市立美术馆
展览筹划:香港艺术馆、大阪市立美术馆联合筹划

展览配套讲座

讲座主题
讲者
讲座时间
讲座语言
讲座场馆
《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阿部房次郎家族捐赠的中国书画》弓野隆之先生(大阪市立美术馆学艺员)2012年11月30日 周五 18:30-20:00日语,粤语传译香港艺术馆-演讲厅(地库)
《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绘画名品赏析》邓民亮博士(香港艺术馆一级助理馆长)2012年12月1日 周六 14:30-16:30粤语
《宋、元世代的界画》陈韵如博士(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助理研究员)2012年12月8日 周六 14:00-16:00普通话
《龚开与郑思肖-元代遗民画家的心象风景》板仓圣哲教授(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)2012年12月8日 周六 16:15-18:15普通话
《移动的桃花源:十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东亚山水画》石守谦教授(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)2012年12月16日 周日 14:00-16:00普通话
《内府珍藏与北宋初期的开封-启圣禅院、大相国寺与宫廷收藏文化》塚本麿充先生(东京国立博物馆学东洋室研究员)2012年12月16日 周日 16:15-18:15普通话
《欧洲收藏古代中国绘画的里程碑》史明理女士(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中国文物馆长)2012年1月9日 周三 18:30-20:00英语
说明:免费,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。

票价:$10/5*(*适用于全日制学生、残疾人士及一名陪同的看护人、60岁或以上高龄人士);逢周三免费
开放时间:10:00-18:00(周四休馆;2012年12月16日之后开放延长至20:00;周六、日、公众假期圣诞节前夕及农历年除夕17:00休馆;农历年初一、二休馆)
咨询电话:852-27210116
场馆地址: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




作者: 杨大眼    时间: 2013-1-7 10:40
周末细细看了香港艺术馆“大阪美术馆藏宋元明书画珍品展”。许多是前两年去过上海的“千年丹青”的展品,但也有许多那时没来的好东西,如龚开《駿骨圖》,吴道子(传)《送子天王图》等。没什么人,陈列光线敞亮,亦很少观众乘人不备偷偷拍照。参观体验比上博的“翰墨荟萃-美国藏书画珍品展”好许多。

作者: 杨大眼    时间: 2013-1-7 10:40
近距离细读鼎鼎大名的李成(传)《读碑窠石图》。传为王晓所添的两个人物姿态、表情皆木然,与周边环境亦是格格不入。真是败笔。

[attach]1865[/attach]

作者: 杨大眼    时间: 2013-1-7 10:41
近距离读到传为金代女道士宫素然所作的《明妃出塞图》。极精彩。线条沉着干净,布局巧妙,人物动物的形神皆极生动。手里的那册上博印的《翰墨聚珍》画册远不能传达原作精彩之万一。想想900年的一位普通画师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,现今的一些动辄号称“舍我其谁”的“大师”们真该去找块豆腐撞死。

[attach]1866[/attach]

作者: 予予    时间: 2013-1-7 13:57
恰恰相反,他们活得很滋润~

作者: 予予    时间: 2013-1-7 13:57
恰恰相反,他们活得很滋润~

作者: 杨大眼    时间: 2013-1-7 16:43
張僧繇(傳)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》。作者是誰眾說紛紜。跋裡董其昌覺得是吳道子,陳繼儒認定是閻立本。畫好看,色彩豔麗。構圖是教科書式的唐畫風格,線條是很純粹的古法遊絲描。但染色過於摩登了些(讓人聯想起《列女仁智圖卷》摹本)。絹的品相也好得讓人生疑。懷疑頂多到南宋或元朝。

[attach]1867[/attach]





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论坛 (http://hslw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